【YO! 這節目有毒】專訪前奧美副總-CJ Wang:不認為行銷是門專業,是因為沒有用科學化的方法

生物背景出身的 CJ Wang(王俊人),畢業後做過網拍、當過領隊和國會助理,後進入令人稱羨的奧美公關,一腳踏進行銷領域,一待就是 12年。現在他是小編神器 / SoWork 創辦人,藉由手把手顧問服務和線上 / 線下課程,傳遞獨到的行銷心法。


從試用期差點被開除,到創建 30 人社群行銷團隊,CJ Wang 是如何一路從菜鳥新人,躍升為奧美數位媒體副總?


又是怎麼將 12 年實戰經驗轉化為系統性知識,讓行銷人不用再拼創意,而是有科學化方法可循?讓我們聽聽 CJ Wang 的第一手分享!

▶️ 線上收聽完整訪談


本篇收錄【YO!這節目有毒】EP 4. 三個月差點被開除?前奧美副總的成長密技大公開 ft. CJ Wang|SoWork 創辦人 Podcast 訪談精華 ,歡迎上各大平台收聽完整版節目內容:


▶️ 本集推薦給這樣的你


  1. 在行銷苦海浮沈,想要昇華超脫的你
  2. 初踏入行銷領域,依然迷惘懞懂的你
  3. 非相關從業人員,希望搞懂行銷的你


▶️ 訪談內容精華整理


Q1. 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


我是 CJ Wang 王俊人, SoWork 行銷顧問的創辦人。我大學讀的是生物,研究所讀的是管理。畢業後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包含國會助理、領隊、導遊、網拍等;後來進了奧美,一待就是 12 年。


目前致力於把過去所學和累積的實戰經驗「模組化」,整理成一套系統性知識,透過課程、顧問等形式傳遞給更多人,希望大家可以用在短時間內,學會我過去 12 年的精華。


Q2. 為什麼會從生物背景轉到行銷領域?


大三的時候我看到實驗室的學長,普遍到了 35 歲就會禿頭,我就心想等我到那個年紀一定不要禿頭!因此就下定決心不繼續讀生物了(笑)後來研究所學的是管理,那時其實也沒想過自己會走行銷這條路,真正開始接觸網路行銷,大概是從自己做網拍開始。


那時我在拍賣平台賣 Kiehls 保養品,我就很喜歡跟客戶約面交,因為我可以觀察什麼樣的人會購買 A 商品,購買 B 商品的人又有什麼特性,藉此描繪出受眾輪廓。我常說做行銷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對「人」感興趣,現在回頭看才發現,原來那時已經在心中種下種子了。


接著我到家裡經營的小型貿易公司上班,連續四個月都沒領薪水。後來我為了擁有自己的名片,就去應徵奧美公關的專員職位,剛好他們想借重我在立法院工作的經驗,就一腳踏進了這個領域。


Q3. 你覺得研究所學的管理知識,對你的職涯有什麼幫助?


其實 20 年前在學校學的那些知識,都是現在我在授課或帶團隊用到的方法。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想:「學了那麼多,有用嗎?」以我的親身經驗來說,所有你學到的知識,都要實際「用」過,才會真正變成你的。


以前的我年輕不懂事(笑),誤以為教科書是沒用的東西,還曾經跟當時的教授抱怨讀這些書很無聊,未料現在回頭重新看這些書,反而覺得非常有收獲!如果有一本書,你能夠貫徹到你的工作上,就可以讓你很受用了。


尤其在行銷的世界裡,FB、IG 等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不斷在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回到本質來看,行銷無非是「在對的時間,把對的內容,投給對的人」。所以我們要想的是,我們到底要影響哪一群人,去做行為的改變?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追逐演算法的改變,這樣反而本末倒置了。


Q3. 可以跟我們分享你的讀書方法嗎?


當兵的時候我給自己設立了一個目標:60 天內讀完 60 本書。我看書的方法是,我會在每一類別的書裡面找 2 個作者,再分別去找這 2 位作者的 2 本書來看。這樣一來,就可以確保我對於這門知識的理解有 2 種不同的觀點,同時又可以認識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觀點,畢竟人的觀點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有不同。


Q4. 剛進去奧美時,你是如何適應快節奏的工作環境?


我們都覺得現在的環境變動比以前還快,但其實早在二十年前,管理學大師 Gary Hamel 就在《啟動革命》一書中提到:

我們已經沒有時間瞄準了,所有事情都是射擊、修正、再射擊。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我們都處在一個快速變動的環境,所以我也常跟新人說:「我們是在高速公路上換輪子」,沒辦法停下來換完輪子後再重新啟動上路,因此每個人都必須保持一定的轉速。


我必須承認,剛進奧美的前三個月,其實我差一點就要被主管開除了!好不容易才有機會留下來。那時候的我在每天忙到爆炸,常常 1:00 下班、5:00 上班的情況下,心裡想的都是要如何把眼前的事情搞定。現在回頭看,我會希望當時的自己能夠撥出時間沈澱下來,好好思考過去做的努力可以如何調整,不要再誤打誤撞學習,而是遵循一個邏輯脈絡好好地學。


Q5. 那時候遇到的挑戰是,沒辦法找到聰明的方法做事嗎?


別說聰明的方法了,那時候連「方法」都找不到(笑)我覺得可以把「行銷」理解為「社會實驗」,從某些角度來看它其實是不科學的;很多時候你問主管為什麼做出某個決策,其實他也不一定回答得出來。雖然行銷人員常常與網路科技為伍,但經驗傳承的方式卻十分老派!大部分的行銷主管是靠著口傳在分享經驗,很少有一套完整的訓練脈絡,新人一進去也是被各項工作淹沒,只能靠自己「做中學」。


我覺得這是行銷業界的一大痛點,剛好我的生物背景讓我有「實驗」的概念,所以我就在一路摸索的過程中,不斷試著將行銷「科學化」,直到現在有一套自己內化後的知識脈絡。


Q6. 老師的線上/實體課程,就是在教大家這套科學化的行銷方法嗎?


沒錯,我從來都不是教爆紅的方法,而是讓行銷人員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以及做對了什麼。許多人來上我的課,並不是因為他們做失敗了,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所以無法複製成功經驗。就像許多廣告創意一砲而紅後,反而會讓行銷人員開始擔憂下一步要做什麼,才能和這次一樣成功。


CJ Wang 透過線上/線下課程,傳授科學化的行銷方法(圖片來源:小編神器粉專


Q7. 讓你在奧美一待就是 12 年的動力是什麼?


我在奧美的 12 年間,經歷多次的職位轉換,頭 5 年是待在奧美公關,老闆讓我在底下新建一個社群團隊,以網紅行銷為主;後來轉去奧美行銷帶另一個團隊,改做 FB、IG 數據化行銷,接著又把數位媒體採買納入業務範疇。雖然 12 年看似很長一段時間,但在過程中我也嘗試了各式不同的挑戰;一直到我離職的那一天,我都還保有一種新鮮感。

每天早上進辦公室,我都不知道當天會發生什麼事。

在此我也想給大家一個忠告,不管你待在哪一個組織,永遠都要記住:「知識不會自動吐到你面前,而要靠自己主動去找。」當你越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你往前推進的動力就越強。


Q8. 從小 AE 到管理 30 人團隊的副總,你的思維有什麼樣的轉變?


當你的職位越高,你花在專業的時間應該更少。舉例來說,當你成為總監之後,你花在客戶溝通、寫企劃案的時間,絕對要比你當 AM 的時候少,因為你必須把重心放在「管理」。我發現很多人都把開公司會議當作管理,但其實我指的是你要去思考如何管理團隊、該招募什麼樣的人才等。


尤其「人才招募」這件事情很重要,一旦你找的人不對,你的客戶就會一直跑掉;反之,人才若沒有放在對的位置,會變成你的員工一直跑掉。我發現員工的知識技能和公司發展的方向是很重要的,到了後期我的心力都放在如何讓每個人都發揮所長。


反觀我當 AE 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我要怎麼學的比別人更多?所以別人工作 8 小時,我就工作 16 小時;看到別人在做的事情,就主動提供協助。因為那時的我想著在一年內把能學的都學完,準備好辭職去國外讀書,但最後還是選擇留下來。


Q9. 放棄了出國留學的夢想,會覺得可惜或後悔嗎?


我覺得最可惜的點是沒有把英文學好,以致於我無法將我這套系統知識轉譯成英文,推廣分享給國外的行銷從業人員。但也是因為當時的決定,才造就了現在的我,我選擇相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延伸來看「品牌」這件事,所謂的品牌就是一種「承諾」;如果你出一、十五表現得不一樣時,別人就不知道你是什麼樣子,「一致性」很重要。所以當有些機會來臨,但跟你的品牌承諾不相符時,你也只能放棄。


Q10. 創辦 SoWork 的初衷是什麼?想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SoWork 的宗旨就是 make social works,讓社群發揮影響力。社群不只是社群媒體,而是讓一群人喜歡你,進而願意去分享。我們主要協助行銷人員做這三件事情:內容策略、專案管理、數據分析,其中數據化行銷是我們的重點。


其實不少客戶遇到的困境是連問題都無法定義清楚,例如客戶 A 提出的需求是「下個月好像應該辦場活動,你們可不可以幫忙想一下?」 ,又或者許多客戶有自己的行銷團隊,但老闆對於內容行銷不熟悉,所以希望引進一套方法來幫助團隊。


通常我們會先幫客戶把年度行事曆拉出來,再來根據內容策略去思考該招募什麼樣的人才,這是很重要的觀念,因為很多老闆會覺得先找人再來訂方向,但其實是本末倒置的。


Q11. 過去當主管與後來自行創業,心境上有何不同?


我當初離開奧美,是因為想把我自己發展出來的行銷方法論,推廣到中小型企業。相較於過去在廣告代理商,現在有更多新的嘗試,不只是給客戶一個夢想,而是幫助客戶的夢想落地實踐;我們不直接幫客戶代操粉絲團,但會手把手帶著客戶規劃、執行,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挑戰。


過去當主管時,會有種要跟整個組織體制奮鬥的感覺,因為組織龐大的緣故,很多事情你想改但改變不了。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當主管時的目標就是衝生意,所以儘管你每一件事都做錯,只要最後業績達到就對了。


自己當了老闆之後,真的覺得每天都在懷疑人生(笑),因為沒有人告訴你做的決策是對還是錯,所以蠻需要找 mentor(導師)聊一聊,但他也不是直接給你答案,有時候只是肯定你的答案是對的,給予你走下去的信心。


如果你也是創業的人,推薦你去看一部電影《最黑暗的時刻 Darkest Hour》,內容講述邱吉爾當時必須下一個艱難的決定,抉擇是否要起身反抗敵軍;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邱吉爾坐在自己的床鋪上,整個畫面都是黑的,只有一盞微弱燈光,他一個人獨自思考究竟該妥協於現實,還是為了理想勇於前行,我覺得這就像是創業者的心境。


Q12. 很多人覺得行銷進入門檻、專業度較低,你覺得行銷的價值和影響力在哪裡?


回歸行銷的本質來看,主要是幫品牌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而不是馬上想著要做哪些活動、預算怎麼分配等,但不得不說這是很多行銷人員的慣性思維。從市場研究到異業合作,其實都屬於行銷的範疇,但為什麼大家都只想著廣告怎麼投?預算如何分配?因為這比較好想。


有些人會說品牌是看長期的,很難短期看到效果;但如果你去觀察一個品牌近1、2個月的社群貼文,其實大概就可以有點感覺,不需要 2、3 年就可以看到成果,所以絕對不是推諉現在做不好的藉口。


有些人會覺得行銷不是一門專業,是因為我們沒有用科學化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透過一套方法論來破解大眾的迷思。



Q13. 你覺得什麼樣的人適合走行銷這條路呢?


以我自己面試新人的經驗,我看重的不只是他學會了什麼,而是他的「學習能力」。舉例來說,我會先問:「過去做了哪件事情讓你感到最驕傲?」再來問:「你當初是怎麼學會這件事的?」我重視一個人的學習過程,而不單只是他會什麼,因為學習能力對未來發展是更重要的。


Q14. 現在的小編似乎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你怎麼看待「斜槓」這件事?


我其實不太喜歡講「斜槓」,因為大腦一次就只能做一件事情。我認同你可以有一個核心能力,再從中延伸出相關技能,例如你擅長內容行銷,你可以延伸做官網內容、EDM 內容等,但其他領域的事情就當興趣,很難真正發展成專才。我也常常在課堂上與學員分享,招募人才之前要先訂下發展方向,不要想著找一個會寫文案、會拍片、又會後製的人,因為這樣的人通常無法專精。


要怎麼看待斜槓這件事?以雇主角度來說,這代表你招募時沒有把組織發展方向想清楚;以受雇者來說,你可能學得廣但不精,缺乏自己的核心能力。所以,要如何找到自己想發展的專業,並好好培養成自己的核心能力,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課題。


Q15. 未來的目標或規劃?


我們目前在台灣有了一個好的模式,接下來希望可以輸出到國外,把這套模式複製到不同國家。另外一個願景是,把我們目前累積的經驗一個個模組化,包含提案 SOP、新人訓練流程、職稱內容等,以幫助更多中小企業。


Q16. 給剛踏入行銷領域,或仍在迷惘的行銷人員一些勉勵 


「自尋煩惱,永無止盡」這八個字送給大家,行銷這條路未來一定會更加辛苦,所以心態上要先準備好。尤其如果你是在廣告代理商,我覺得很棒的一件事是你可以拿客戶的預算,來完成你想達成的事情,關鍵在於你要怎麼說服客戶,讓他覺得這也是他想完成的事情。

把每一份工作都當作是你實踐夢想的途徑,並思考你可以從中獲得什麼。

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所以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你要讓自己不只是學會皮毛,而是從根源開始把基礎打好,這是我最想給年輕人的建議。


Q17. 如果本身不是一個有創意的人,適合做行銷嗎?


我覺得沒有人是特別擅長想創意,或是特別不擅長。我在《行銷策略實戰》線上課程當中,主要教的也不是怎麼產生創意,而是從定義受眾開始,去思考你的內容策略。所以對我來說,創意並不是行銷人員的必要條件。


Q18. 對於想踏入行銷領域的社會新鮮人,你會建議怎麼選擇第一份工作?


我建議一開始可以到廣告代理商,訓練自己快速切換產業和提案的能力;像我之前在奧美一個月會提 21 個案子,但在一般公司的行銷部門,可能比較難有這樣的機會。代理商的選擇上,也會建議先找個別領域的代理商,例如專做公關、廣告、網紅,而非整合型代理商,比較能夠有助於累積專業。


▶️ 本集彩蛋影片


小編必看!經營自媒體的 5 大關鍵 >> https://ps.yottau.net/39wg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