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治療與壓力管理的交會

我們都知道園藝治療可以增進生活福祉,簡單而言就是”Happiness”(快樂)這個字!所以園藝治療可以增進人的福祉來自五大部分:

  1. 身體健康(physically)
  2. 常保正向情緒(physiologically)
  3. 頭腦及意識清楚(cognitively)
  4. 有真正好的朋友且有互動(socially)
  5. 經濟無慮(economically)

台灣人生活越來越緊張,因為壓力造成的自殺事件越來越多,以下我們來討論園藝治療在減壓管理上的可行性及案例。

一、壓力與憂鬱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提及過多壓力造成的憂鬱(depression)將成為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若不謹慎處理會導致自殺,且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85萬人因為憂鬱症而自殺。憂鬱症是一種生心理的障礙,現在認為是生物遺傳及後天持續累積壓力造成,患者通常感到悲傷、沮喪、絕望、易怒、失去社交慾望、失去興趣等。學者Leydem-Rubenstein(1999)研究發現,15%的成人曾罹患到需要住院之嚴重憂鬱程度,但只有不到5%人接受治療,主要在於壓力常被個體認為只是一時的情緒低落而沒有加以正視。根據憂鬱症研究學者Bingham(2009)指出,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沒有妥善處理因為壓力造成的憂鬱,約有7%的人長為成人後仍想自殺。國內的研究也指出,介於15到24歲之間的高中生及大專生罹患憂鬱症比率是所有年齡層比例最高的。江文慈(2004)曾分析台灣的大學生情緒調整歷程與發展特徵發現大學生情緒調整歷程是複雜非線性的,大學生會綜合使用多樣策略來調整情緒。因此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壓力問題將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憂鬱的發生有其原因,因為長期受慢性病困擾而引發的憂鬱問題也時有所聞。臺灣地區已進入慢性疾病為主的高齡化社會,相關慢性疾病的長期照護需求也在日漸增加。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佔總人口數的10.9%,預估到2018年,老年人口的比例將達14%,估計高達七成左右的老人需要長期照護。慢性病有許多種,以糖尿病為例,估計65歲以上的老年糖尿病人口其盛行率為其他年齡群中最高的慢性病。糖尿病是一種既複雜又無法根治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對患者的影響不僅於身體層面,更造成心理社會層面的衝擊,進而影響疾病的控制及其生活品質。如果未妥善管理,病患可能會面臨失明、截肢、腎衰竭、心血管疾病等合併症的發生。長期下來糖尿病患者精神压力增加可能有以下多因素影响(1)糖尿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尚无根治手段,长期药物控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增加了患者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影响其情绪变化;的藥物控制、動態監測血糖變化,增加了患者心理負擔及經濟負擔,影響其情緒變化,由此可知,慢性病常造成病患多重性的失落,潛伏著心理壓力的危險因子,影響了憂鬱情緒的產生。早在17世紀初,糖尿病患者的報告就有描述憂鬱症狀,憂鬱症狀就被視為糖尿病的臨床特徵之一。最近研究調查顯示,在糖尿病個案中,有33%憂鬱程度嚴重到精神科重鬱症的診斷。而造成糖尿病友的身心負荷的心理因素來自當糖尿病患知道自己罹患不能治癒的慢性病疾病,情緒受到波動,在身心方面常出現頭痛、失眠、沮喪、憂鬱、焦慮、緊張、憤怒覺得自己無用、覺得將來沒有希望等症狀。

二、園藝治療對人體生心理的助益

園藝治療是指利用園藝活動讓參與者(client)從某種生心理障礙恢復到未發病前甚至比病前更好的狀態,是園藝學的一部分。園藝治療需透過對參與者的需求及工作能力分析後來訂定操作目標,然後藉由園藝課程實際的操作以及效益評估來了解是否達到園藝治療的終極目標。整體而言,園藝療法的成效在對參與者的生心理狀態加以了解後,訂定可行的目標,再設計園藝課程去達成目標,而目標多為讓參與者獲得生理、心理、休閒、社交、認知、及職業技能的利益。研究發現對於壓力大者可安排種子繁殖、無性繁殖、設計類、以及各種相關又有趣的園藝活動來達成紓解壓力的效果。園藝治療相當強調園藝栽培的過程中所得到的精神及生理上的利益。許多研究指出接觸良好的景觀環境對人類生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助益。許多研究結果都發現當個體暴露於自然環境中可以有效的紓解壓力。許多學者的研究結果也指出校園、醫院、或教養機構等對其週遭環境的景觀配置若能符合具有療癒庭園(healing garden)的設計原則外加上園藝治療活動的安排,可以提供人體生心理的正面效果。療癒庭園在硬體上運用不同高度及形式的花壇讓肢體虛弱的人使用,在軟體部分則利用刺激人體五感(視、聽、嗅、觸、及味覺五感)的元素及植物刺激使用者,讓生心理獲得健康。有更多的研究也都證實病患藉由景觀活動的介入可以恢復健康。庭園內如果具有可操作園藝的空間以及園藝治療師的活動的安排更可讓療癒庭園發揮功能,且有別於以視覺為主的公園Barnhart等人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精神病院調查醫院員工和病人對於環境景觀配置之喜好評估,結果發現不論是員工或病人都可以觀景的地點是最讓他們感覺紓壓的地方。事實上因為接觸自然而獲得生心理的益處早是無庸置疑的話題!

三、研究案例

(一)、大學生減壓的園藝治療活動

我們在中國文化大學大典館六樓陽台建立療癒庭園,療癒庭園的設計原則主要是以刺激人體五感為原則,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及味覺,再加上屬於弱勢者使用的不同高度花壇,讓參與者可以在設計好的場地就由園藝活動達到治療目標(圖1)。我們針對八位生活倍感壓力的同學,利用每週四中午12點到下午1點的時間進行園藝活動共七週。活動的安排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植物有性及無性繁殖為主,並種植蔬菜幼苗與草花播種,主要的目標是教導園藝技能與知識共四次,前後測問卷在第一週活動前做前測,本單元結束後做後測。第二部分的目標為培養學員間的社交能力及增進自信心及創意,課程以組合盆栽、製作壓花卡片、以及西洋插花為主,前後測問卷在該次課程前及結束後填寫,但是社交能力、對療癒庭園的認同感、以及情緒壓力是否因為參與園藝治療活動而減低的前後測則分別在第一次及最後一次課程結束後填寫。經由七週園藝活動之後,參與者不論在園藝技巧及知識、環境認知及心理健康、課程期待、及情緒調整等因素皆有顯著的進步。且發現利用設計類課程最能讓學員從藝術創作中獲得絕佳的自信。本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期望在於參與學員能否在七週的園藝課程後能夠喜愛療癒庭園並作為未來在學期間能夠主動來到療癒庭園作為紓解壓力及情緒之處,並且能夠利用園藝工作作為平日紓解壓力的選項之一,也能夠因為園藝治療活動的機會認識更多朋友來增進社交技能不感孤獨,未來成為傾訴及抒發情緒的對象,在此研究中也獲得極佳的正面效果。

(二)、對衛教師的園藝治療訓練活動

許多在自家或安養院的老人或具慢性病的病人,如糖尿病或憂鬱患者根本不可能天天看醫生或心理師,每天面對的是生活的環境,糖尿病患需自已監測血糖、飲食控制、施打胰島素、藥物及運動控制等!因此我們曾經針對與糖尿病患關係相當密切的衛教師進行兩小時的園藝治療操作訓練,想要了解園藝治療是否可以協助衛教師增進糖尿病患的自我照顧責任、減輕生活壓力。

我們曾在「糖尿病與園藝治療工作坊」中,60糖尿病衛教學會會員為對象,以授課穿插實際操作的方式進行兩小時的「園藝治療於糖尿病衛教之應用」課程,促使衛教師在認知與體驗中增進對園藝治療的認識(圖 2)。此次課程設計的目標訂在認知、行為、和情感表達三方面,課程內容包含讓學員認識園藝治療、園藝治療於衛教的實際評估與課程編排應用、實際操作以及體驗情緒舒壓的效益。實際操作活動的安排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運用「主題組合盆栽」為主,進行團體分組合作,主要的目標為認識及體驗復甦五官的植物,並在共同完成作品並討論組合主題的過程中,增進人際互動的溝通表達。第二部分是以「A1C許願魔豆」(註)種子播種為主,目標在教導個人園藝栽種技能與傳達「A1C許願魔豆」的設計意義。希望藉由播種的期待、細心照護與發芽長出A1C 7%的豆瓣時的驚喜過程中,觀察到生命的變化,增進病友自信成就感,也助於激勵慢性病患培養耐心、規律的自我照護責任。並讓每位學員選擇喜愛的植物及魔豆帶回家照顧觀察。在所有園藝治療課程活動結束後,以五分法做評估後測問卷,並讓學員填選最喜歡的課程及其他希望的主題,做為未來課程安排的参考。在兩個小時的訓練結果發現學員的心情非常放鬆,而且認為非常有機會結合應用在工作的醫療專業中,且願意在未來參加更深入的園藝治療相關的課程或活動。

四、結語

        園藝治療可以直接與對象接觸讓參與者直接獲得利益,也可以藉由訓練專業者園藝治療技術間接讓參與者獲得福祉,但是這些工作是面對病患的專業者直接獲得益處,因為照顧者也需要被照顧,這就是植物無聲的力量!

註: A1C測量血中糖化血色素,也就是A1C的百分比,反應三個月以來的血糖平均值血糖變化的狀態,所以利用來診斷、辨認篩檢糖尿病控制情形以及高危險群,已列入美國糖尿病學會2010美國糖尿病照護標準指引。

1.中國文化大學學員園藝治療活動情形

2.亞東醫院園藝治療活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