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型態:「遠距模式」讓工作變成一種態度

美國新創組織 Remote Year 推出遠距工作實驗計畫,與各大企業合作,讓員工可以邊遠距工作邊環遊世界。參與者每月支付 2,000 美金,用於旅遊、住宿與工作空間租借等。員工在一年內可邊進行原有工作,邊遊玩 12 個城市。


Remote Year 2016 年 5 月結業成員。圖:Remote Year


如果能邊環遊世界邊工作,將是什麼生活呢?Remote Year 要讓這夢想成真——你不但能在一年內環遊 12 個國家,而且還能繼續工作。


申請者加入 Romote Year 計畫,須先支付 5,000 美元訂金,並於每月支付 2,000 美金。而 Remote Year 會為參與者安排平日晚上或週末各種社群活動。


Remote Year 近期發展得不錯,從 2015 年至今已收到超過 30 萬則申請書。日前也獲得 1,200 萬美元 A 輪投資,這筆錢將用來擴大團隊規模,並提升參與者的旅遊體驗。

Remote Year 的目標客群:千禧世代

Remote Year 發展經理:「千禧世代(millennials)是主要客群。因為這群人並不只是在找工作,更在找生活態度。」而富比世也報導:「千禧世代的終極工作目標,就是不限地點的遠距工作型態」。甚至有人為這些人取名為「數位游牧民族」(digital nomads)。


除了千禧世代之外,一般上班族也逐漸對遠距工作趨之若鶩,越來越多人期待公司能提供更大的彈性與自由。甚至有研究指出遠距工作能吸引更多人才。


越來越多公司提供遠距離工作機會,例如 Amazon、Mozilla、GitHub、basecamp、Citrix 或 MySQL 等。台灣政務委員唐鳳也提倡遠距工作的優點。這股趨勢將逐年成長,未來甚至會出現更多 Remote.io 這類專門提供遠距工作機會的平台。


Remote.co 提供各類型遠距工作機會。圖: Remote.io 


遠距工作可讓員工與老闆更有效率

我任職的公司,辦公室全面雲端化已超過三年,而且員工可任意選擇工作地點。目前公司成員分佈在台北、桃園、新竹、台中與高雄等地。我以自身經驗說明遠距工作的好處:


如果你是公司經營者:


  • 省下昂貴的辦公室管理費用,例如水電費等開銷。

  • 藉由更自由的績效管理制度,培養員工責任感,甚至提昇員工參與度。

  • 員工更快樂。例如職能分析顧問團隊 TINYpulse 曾訪談 509 位遠距工作者。在遠距工作後 3-5 年內,這些人快樂感平均提升了 11 %


如果你是公司員工:


  • 省下許多通勤時間,還能彈性安排各類私人行程,如就診、接送小孩等。

  • 減少與工作無關的聊天行為,更專注手上工作,提高生產力。

  • 自由選擇物價低廉的工作地點。例如原本在倫敦的工作者,若移到峇里島遠距工作,三個月可節省約 6,000 美金。

遠距工作隱藏五種問題,讓企業保持觀望態度

為什麼大多數公司還在觀望呢?因為遠距工作會有衍生問題。最重要的是以下五項:


  1. 溝通:員工位處不同空間,較難感知彼此情緒,也較容易產生誤會,跨語系溝通更有挑戰性。

  2. 績效評估:遠距工作較難評估績效,無法面對面溝通彼此工作產值。

  3. 進度追蹤:遠距工作非常依賴員工定時回報進度。

  4. 區分優先順序:員工間遠距工作時,較難評估工作事項的優先程度,容易判斷失誤。

  5. 員工心靈健康:初期轉換遠距時,因為時間太彈性,很多人會超時工作,甚至很難切換上下班時間。


為了讓遠距工作團隊溝通良好,必須依賴各類雲端協作服務。以下是我們團隊常使用的工具:



並非所有工具都適合每個團隊。例如我們導入企業通訊軟體 Slack 幾天後,就判斷不合適,主因是創造過多訊息,反而影響生產力。團隊必須根據各自的狀況調整工具。


以下我歸納出一些遠距工作團隊的操作心法:


  • 團隊需要建立一套遠距溝通準則,培養彼此默契。

  • 選擇適合的溝通與協作工具,並養成持續追蹤團隊進度的習慣。

  • 挑選適合遠距工作的夥伴,並培養夥伴負責態度。

  • 需要找到凝聚團隊向心力的方法。例如安排定期碰面、吃飯或聊天等行程。

  • 清楚定義員工職務範圍,並提供夥伴足夠的心理協助與職涯規劃。

遠距工作:人是一切的根本

遠距工作模式要成功,最重要因素是「人與互信」。Remote Year 執行長 Caplan :「我們無法讓一位不好員工成為一位好的遠距工作者,但我們可以讓一位優秀員工成為一位好的遠距工作者。」


遠端工作極度依賴成員間的信賴感。優秀員工不需要監督,自然會把事情做好做對。如果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務範圍,至於是在辦公室或旅遊過程中完成工作,就不是太重要了。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