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從培養健康的自尊心開始

我們都希望孩子具備源源不絕的「自信」,例如,當積木疊不好時,他們相信「再試一下」是值得的;從高處一躍而下卻不小心跌倒時,願意尋求成人的慰藉,並想著一定要趁媽媽不注意時再挑戰一次!


挫折忍受力、情緒管理、安全感、不怕痛、膽子大,這些可以說是「自信」的部分之一,甚至拿來當成同義詞也不為過。但是「驕傲」這個近親可不一樣了,在中文字裡並不受到歡迎,卻容易讓人與自信分不清!


我們知道「自信」的重要,但也想避免孩子出現「驕傲」、或「因自卑引起的自大」等人格特質,那在教養上要注意什麼呢? 總是提供清楚有效建議的美國教育網站「Positive Parenting Connection」即提出了一針見血的洞見:適當地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如何適當地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當我們處在團體中時,相信自己與他人都是值得同樣的尊重;也知道自己是有能力,而這能力可以被善加利用,達成許多個人與團體的目標。通常不夠健康的自尊心,就容易讓人變得驕傲 (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還重要),或是自卑 (覺得自己不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因此培養出健康的自尊心,可說是教養的首要任務之一。 


健康自尊心的養成有很多面向,但「父母適時的放手,讓孩子體驗自然因果」及「溫暖的支持與陪伴」,是兩大關鍵(在以下提到的方法中也會不斷提到)。


1. 切身的鼓勵


我們都知道「成功的經驗」可加強我們的自信,而自尊心的培養就著重在「體驗到自身能力的經驗」,要讓孩子能真實地體驗到自己的能力,父母即需要提供「具體且切身」的鼓勵。例如,與其說「你好努力喔」,不如強調「你上一次疊了 7 個積木,現在已經疊 9 個了! 我有發現你更小心、輕輕地放下積木!」這樣的鼓勵,孩子很清楚地聽見他嘗試的新方法 (更小心、動作更輕) 有被注意及肯定,而不是只有「努力」而已。


2. 無聊是你最好的朋友?


許多專家已多次提到,不要避免讓孩子獨處,甚至讓他們「無聊」也無妨。當孩子無聊時,通常是對環境、也就是所謂的外在刺激提不起興趣 (爸媽沒空、玩具都玩過了),然而當必須自己想辦法時,他們會花更多心思在自己的內在資源:他們獨一無二的創意。 


這裡的創意,倒也不是指孩子會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會更善加利用他們的「感官」。此時孩子會開始更仔細的觀察他周遭的環境,嘗試組合不同的玩具,例如本來用踢的現在用丟的,本來是賽車遊戲現在變洗車大會。這些「靠自己」找來的樂趣,將能大大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


當孩子能「靠自己」找到樂趣,將能大大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


3.「掙扎」是成長的必要養分!


《Positive Discipline》系列叢書的作者 Jane Nelsen 用了蝴蝶破蛹而出作為例子,來說明面對挑戰、甚至掙扎 (例: 游泳換氣怎麼樣都學不好,但卻還是要去上課) 時,父母不應急著幫孩子「脫困」;不然,孩子會像沒有經歷破蛹的蝴蝶一樣,缺乏足夠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愛反而變成「礙」了。


在孩子掙扎的同時,切記「過度的鼓勵」對孩子可能造成反效果。他們需要的不是「被告知」自己能或不能,而是在父母的陪伴與相信下,調整情緒並做好再次挑戰的準備喔。


4. 讓孩子照顧自己


父母訓練孩子做點家事,例如收拾房間、打掃、甚至做飯,目的通常是訓練他們的大小肌肉、增加孩子的責任感、或是營造絕佳的親子互動時間。不過有另一個好處可能是父母比較忽略的: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


當孩子自行練習刷牙、幫忙煮飯、穿脫衣服的同時,讓他們知道「長大」的其中一個意涵,就是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也體會自己的需求為何,這些對自尊心的發展都將產生緩慢但深刻的影響。

正視「自己」的挫折!


「醜爸,你寫錯了吧?! 是正視『孩子』的挫折吧?」 


現代父母非常在意「同理孩子」、「孩子的情緒」,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對自己很嚴格。當孩子看見我們對生活不滿意、伴侶有怨氣,給自己無限上綱的壓力時,他們學到的是什麼? 如果生活是分成黑白的「有苦爸媽扛,你們不要問,你會怕」跟「孩子我們在一起就要快快樂樂喔」,對父母跟孩子而言,是不是都缺少了什麼? 


我們可以軟弱、也需要承認失敗 (例如: 失業),只要不把情緒發洩在家人身上,一起面對困難對一家人將是無價的生命經驗,孩子也能從支持父母的過程中成長!


5. 只要願意嘗試,就不是放棄


許多父母 (包括我) 對於孩子「容易放棄」非常介意,因為我們總擔心「孩子會不會放棄成習慣?」從短時間看,孩子想要逃避、不願意面對挑戰的「症頭」的確頗為惱人;但把時間拉長看,父母要做的,也許是「參與孩子的嘗試」,而非替他們決定成敗。


記得小時候父親教導我騎腳踏車,但應該是摔了幾次「大的」後,我開始「拒學」。這拒學自然引起了父親的不滿及批評 (當然他也是有用一些安慰鼓勵的方法),再加上哥哥及同儕有意無意的嘲諷,我開始對所有「有輪子」的運動,例如溜冰、滑板極度排斥。一直到小學六年級,某次打棒球在旁等待無聊找事做時,靈機一動跳上朋友的腳踏車,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騎了起來。 


這個經驗告訴我,從人生的角度來看,即使是好幾年後,只要仍舊願意嘗試,就不算放棄。在孩子年幼時即給他們扣上「放棄」的帽子,不但無助於提供他們往後繼續嘗試的勇氣,對自尊心的發展也無益。


我們無法預知孩子未來的選擇,我們現在能做的,是儘可能參與的他們的每一次嘗試囉。


與你分享^^。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