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素描:骨骼、肌肉、皮膚

這次的素描比較困難,不像上一次畫骨骼教學(博爾赫斯)那樣具有肌理嶙峋的皮膚紋理,並且臉部五官的傾斜度也不是正面的對稱狀,而是有明顯的透視。


另外,亮暗交接線幾乎隱沒到左側後方,以至於無法處理反光表現立體感,留給我的是大片面積的亮部與光滑的皮膚,這便非常考驗色階細微變化的處理。




在初期階段,我便放棄台灣長久以來的素描教育——俄羅斯體系的畫法(華人地區的素描體系大宗技法),因為在以上的條件下,以這種觀點來處理,會太過流於塊面切割,並不適合表現柔美的女性,並且幾乎看不到亮暗交接線,還有那大片面積的亮面,切割塊面都容易過於強烈。


我回想起多年我曾經在歐洲Gustave Moreau Museum看過的素描系統,其實是承襲文藝復興以降的素描系統,以線條排列為主軸的方式,這也是發源於古典油畫中的「線影法」而催生出來的素描技巧,而「線影法」則是由於當時坦培拉技法(蛋彩)的種種物理限制催生出來的:我們可以在達文西的手稿中看到許多類似的排線,在林布蘭特的素描中也可以看到。


這種形式雖不若俄羅斯系統具有剛硬雄渾的氣質,但更容易表現出優雅的氣質。但話說回來,其實我都無法完全地表現出兩種體系的樣貌,因為我的繪畫一直是屬於自我探索的階段,直到現在都是如此,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能從中擷取其長處,對嗎?:D


透過這次的課程,讓我想起了以往在素描教室苦練素描的那段時光,純淨而美好,回過頭看,我非常感謝當時日日苦練的自己,那時還是一個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社群媒體的年代。我也希望你們都能享受專注的時光,專注會帶給你力量,會挖掘出很多問題的答案也會看到方向。


期待與你們在課程中相見。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




封面圖片來源:羅展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