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思達遇見薩提爾:幫助親子間互相溝通的「自我冰山圖」

當學生和家長在收到成績單之後,能進行平靜的對話,甚至進行深刻的內在連結,親子間就有機會進入平和溝通、清晰的內在認知,以及深刻的渴望連結。

每年大學入學考試放榜,學生收到成績當天,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學生如此,老師也是如此。


以前我們總要忙著安慰學生,但自從學了薩提爾之後,好處是不但能安頓老師自己,二○一八年我甚至想到可以用薩提爾來安頓學生,於是特地製作一份學思達 X 薩提爾的冰山圖講義,讓學生收到成績單的當天,可以靜下心來,透過一層一層冰山圖的填寫,沉澱並澄清自己的內在。



讓學生填寫的第一張圖是「學生自我冰山圖」,其中每一層問題,都是根據薩提爾冰山圖的層次設計。最底下「渴望層」的問法,參考了崇建書中的文字;至於「自我生命力」部分的引導文字,則是我自己撰寫的(當時我分享於臉書,得到不少老師迴響,我也很歡迎老師們自由選用,當然可以根據不同需求自由改寫)。


讓學生填寫的第二張圖則是「猜想家長得知成績之後的冰山圖」,讓學生自行猜測家長內在的感受、觀點、期待和渴望,同時也可藉此先稍稍抽離自己(尤其剛剛才透過填寫「自我冰山圖」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在),去猜想另一位重要他人的內在。這個重要他人,也就是家長,有時是壓力和傷害的重要來源,有時也是溫暖和力量的重要來源。透過這個過程,讓學生對自己有更清楚的內在認識,也清楚面對家長可能的內在反應。



學生填寫完畢後,我會收回全班的「自我冰山圖」,根據學生的填寫狀況與不同反應程度(如極度傷心於未能得到期待中的好成績),選擇約談學生直接進行對話,或者直接在表格上以文字回饋(如極度開心於始料未及的好成績)。


我還會將學生填寫的「自我冰山圖」,利用學生家長到學校參加座談會的機會,直接提供給他們看,讓家長看見自家孩子的內心狀態,以及孩子猜想他們的內在反應。最後,我還會讓家長也在孩子猜想文字的旁邊空白處,寫下他們做為家長內心冰山每一層真正的感受、觀點、期待和渴望。然後我又會收回來,再轉給學生看,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清楚知道,當初自己猜想家長的內在,和家長實際的內在情況之間的落差;家長則能更清楚認識並理解自家小孩真正的內心狀態。


更重要的是,一般學生和家長未必都有能力在收到成績之後,進行平靜的對話,甚至進行深刻的內在連結。但透過這張圖表及專業的引導文字、提問與設計,親子間就有機會進入平和溝通、清晰的內在認知,以及深刻的渴望連結。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


*本文節錄自《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當學思達遇見薩提爾》/親子天下出版。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