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如何兼顧「品質、速度與延續」|YOTTA 講師交流聚 林思翰老師分享(下)

前言:YOTTA 線上學習平台,持續推廣專業、優質的線上課程,包含在商業、設計、程式、語言、生活等領域課程。

在二月底時舉辦了第一次的老師交流聚會,找來三位講者分享線上課程製作、行銷心得,會後時間彼此交流分享,希望讓老師們知識交流更加緊密;在未來能夠有更多、更完整的專業知識內容推廣。

以下為 2019/02/24 YOTTA 老師交流聚 — 林思翰老師的分享紀錄。(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上篇文章,請先至『線上課程如何兼顧「品質、速度與延續」|YOTTA 講師交流聚 林思翰老師分享(上)』)



第二堂與YOTTA合作的課程是「動態設計全方位![動畫篇] 實戰入門一次搞定」,同樣與大家說明,我與二棲設計的林呈軒老師在合開這門課前所做的準備。


第一點、聯名這件事情是有吸引力的,新手能夠一次學習整套流程。
第二點、很多動畫師可能不一定會設計,我們就給他 AI 檔讓他去做動畫。
第三點、交作業拿獎勵,能拿到業界不會公開的專案 AEP 檔是個很大誘因。
第四點、開專屬社團,除了互動之外,也會辦直播問答,可以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

  • 行銷概念:不是你好,而是你獨有


我自己的行銷概念會一直圍繞著這個點去做。

你把教學、課程做好是必然,可是「獨有」這件事情觀眾是看得見的。除了讓大家知道你好之外,也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你獨有的。

盜版影響銷量?
 
我們的課程被盜版偷走很多次,對於如何防止盜版,說實話還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解法。我們只能盡量設計一些沒有辦法被偷走的東西。比如說加入社團、參與直播、回答問題、 拿獎品這些事情。

盜版者能偷走的東西,是你的影片跟素材,可是「體驗」跟「服務」是偷不走的。如果購買盜版的人,在盜版上看到我們的課,他想取得更多更好的資源,就會必須回來再買我們的正版。

雖然我無法去算出那些回來購買正版的數據,但目前中國大陸那邊還蠻多學生購買,所以應該還是有一點效果。

03.關於做課程,我想說的是:

在做課前,我會有兩個比較明確的目標:

  • 把知識碎片化,又保有系統性:這件事情本身其實是矛盾的,但你要可以讓他在 5~10 分鐘看完,卻又不會太困難。

  • 用 5-10 分鐘講 30 分鐘的內容,精簡不流失重點:這是我們的目標,這部份文章因為個人 Medium 上有,我就抓些重點提一下。


因為課程都是偏軟體操作流程,也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第一、課程架構大綱

從這個步驟我就去抓我跟其他課程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我在做課之前,我會將國內外的教學影片,全部看一遍。

你必須要抓得出來:其他影片的教學怎麼做,而我應該怎麼做?



第二、文字初稿與資料搜集

因為是軟體,有很多操作跟專有名詞的部分,你得先寫下來做文字的初稿、資料搜集。


第三、 第一次試錄


試錄還不是正式錄,試錄很重要的地方是:「我要想像我是個新手。」

反覆在老手跟新手的腦袋切換才是最難的。

這個事情很重要。很多人都是用老手的方式在操作軟體,很多你覺得不是問題的問題,對新手來說可能就是個問題;他會不知道你怎麼突然跳到下一個步驟。這步驟最難的地方是,你必須忘掉你已經會的東西,回到你剛開始學軟體的狀態。
 

第四、文字完稿

第一次試錄完之後,你可以做一些標注完整,包含: 切換顏色、加減了哪些東西。
 
第五、正式錄影操作

這邊有一個重點:「實際操作時要精準,而不是單純快。」

很多人覺得操作要「快」,但重點不是「快」,而是要「精準」。如果你可以直直移動滑鼠,不是中間繞來繞去,你的教學就會看起來很舒服,滑鼠繞來繞去你在剪輯的時候會很麻煩,你如果有剪過你就知道那個感覺。

 
第六、文字完稿修正

完稿之後你需要再修正文字。我剪輯的時候會去對某些點,文稿也可以備註一些剪輯點,剪輯時你才能很快找到你要剪輯的部分。


第七、Camtasia 初剪

會用這個 Camtasia 軟體,第一個是因為他可以做滑鼠標記這件事,你一定要把左右鍵標記出來,不然觀眾會找不到你的滑鼠。

再來是「做一些簡單的局部縮放」,我不太建議你的螢幕全部不動,像有些介面你可能只操作左上角,那你可以放大讓大家看更清楚一點。說起來不難的一個小細節,但很多人都會忘記做這件事。


 第八、錄音

基本上直接照稿念,配著翻譯邊錄,算是我花最多時間的地方。

「記得前一天不喝咖啡飲料,隔天起床 3~6 小時錄音。」

當時我去請教錄音室朋友,他們都說你就喝水就好;演講前我也都只會喝水,盡量不要喝其他的飲料,在起床吃個東西消化完後 3~6 小時錄音,對我來說是最好的狀態。



第九、AE 剪輯加後製

我通常會把間距切開,抓 0.3 秒,開頭抓個 4.3 秒,停個 0.3 秒再進入 VO。你不一定要像我這麼強迫症,但我建議剪輯還是要有一個固定節奏,不要忽快忽慢。

 第一次剪完我們會上備註,哪裡太快,哪裡沒有接好,重新再做調整。我後來找一個朋友先幫我初剪,我再做精稿跟上字的動作。

第十、輸出教學第一次

恩,就輸出。

第十一、補錄片段

接著會請 YOTTA 跟其他初學者幫忙看,因為有很多東西是老手看不出來的,我通常會找一個老手跟一個新手;有時候,對方可能覺得不懂你在講什麼、講得太快、或是你漏講什麼東西,這時我們就會再補錄一些片段,把新的部分補上去。


 



第十二、輸出教學第二次  


第十三、輸出 AAF 音檔

先把 AE 輸出到 Premiere(PR),然後再用 PR 輸出 AAF 檔案。


第十四、輸出教學 Final
第十五、字幕

這個部分就發包,不過我們有精準文稿,外包通常上的很快,可以直接抓文稿複製貼上。

04. 關於製作中,我想說的是:

  • 為什麼不要同時操作 + 講話?

有些老師是操作跟對話同時,我自己不做這件事情。因為我用手操作的時候,嘴巴就會因為思考停頓,無法一心二用,產生一些贅字,就算剪輯效果也不會好。

如果分開,就不會有冗言贅字,這雖然比較累,但最終的成品效果會很好。

  • 我製作一支 7 分鐘教學影片要多久?


我製作一支教學影片平均 7~10 分鐘,文稿大概抓 2~8 小時,錄影的部分就快一點。

講文稿有時候會舌頭打結,就要重複好幾次;錄音也會重複錄,那時候我住四樓,旁邊有個公園常常有小孩尖叫,錄音變得非常痛苦。剪輯如果複雜的話會更久。我一支(影片)差不多就剪 10~25 小時。但我的方法相對花時間,你也可以捨棄一些部分或是找出自己的 SOP,那可能更快。
 

  • 回到開頭講的「能被看見」跟「無法被看見」


上面這些就是「無法被看見」的事情,包含影片濃縮、精簡等⋯⋯,老師花最多時間的地方,但這也就是課程的體驗。

必須說實話,你除了「無法被看見」項目,還是要在「能被看見」的事情上面多做。很多人都說「好的剪輯,就是沒有剪輯。」所以你做得越好,大家在看影片越沒有感覺,順順的就看完,沒有什麼問題,也就感受不出哪裡厲害。

所以我必須做很多事情吸引你進來、吸引你購買,再給你最好的體驗。

很多學生上完我的課程,其實也說不出感受差異,也不覺得這堂課有什麼了不起;但他在聽完其他的課程後,就會明顯感受出差異。

體驗這種東西,很難被感覺出來,而一但體驗過,就很難回去。


我所使用的工具

  • Screen To Gif

YOTTA 可以上傳 GIF 檔,回答時我會用軟體直接操作,截圖輸出 GIF,可以快速回應,解決學生的問題。

  • Carnac

操作的時候有一些按鍵,即時顯示在畫面上,但我後來還是習慣直接上文字備註。

最後我想說的是:

在做完教學後,我總是心懷感激看著別人用心製作的教學。

很多軟體我以為我懂,但我只是會用,我想說已經用軟體這麼多年,應該可以教別人了,其實並沒有,事情比我想像的複雜。直到做完教學後,我才真正將這些知識內化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教學相長的道理其實就是這樣。


結語:

在上、下兩篇中,提到線上課程從零到一的過程,而非只是募資、規劃、錄了上傳而已,在心態、工具、方法上也分享了許多經驗,透過這次 YOTTA 老師交流聚,也創造了更多樣化的線上課程老師們間的交流。


最後,
如果你覺得此系列文章很有幫助的話,請你分享出去給所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你對於線上募資課程有其他合作想法,請至 www.yottau.com.tw/contact


系列文章:
線上課程如何兼顧「品質、速度與延續」|YOTTA 講師交流聚 林思翰老師分享(上)

林思翰個人網站:https://mgg.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