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浩爾去口譯:探索聲音藝術的無限可能

2019年5月時,非常榮幸以現場口譯的角色,參與由 「超音樂.異聲驅動」策展人賴依欣主辦的講座。


與談的對象是李書旆老師,當天參與的藝術家有江忠倫老師、咖容琳娜‧布瑞秋拉 (Karolina Breguła)、奈鳩·布朗 (Nigel Brown),三位都是非常有深度與創意的藝術家。



當天對談的話題「聲音和話語」,是我也非常有感的一個主題,甚至可以說,是口譯工作的一個基礎。「口語對話」是日常的一切基礎,也是社會與個體之間溝通傳達、理解彼此的重要媒介和產物。


此次講座以各自與會者關注的焦點,展開不同角度的討論與對話——從策展理念、藝術創作到學術研究,討論關於聲音和音樂創作等等面向。



說真的,每次接到翻譯藝術展覽的案件,還是會有不少專業上的緊張感。除了要熟讀導覽手冊這種基本功,也需要查找藝術家的網站和影片,了解本次參展作品和過去創作的脈絡、到如何與本次展覽或其他藝術家交集。


這個準備的過程就像考前猜題一樣,到考試當天,就知道自己的猜題功力如何。

每次的口譯場合,都是一場冒險

難免常常遇到沒聽過的詞彙,像這次 cochlea(耳蝸)這個詞——當藝術家提到 non-cochlear sound art

(非耳蝸聲音藝術),我並不知道「耳蝸」該怎麼翻。但當下從前後文推敲之後,立刻採取最安全的翻法

——「並非透過物理傳導的方式,而是透過環境與社會脈絡達成的聲音藝術」。


另外,在這次口譯過程中最特別的是,有兩位來自波蘭和澳洲的藝術家,他們因為長期在中文的環境創作,會在英文發表中提到一些中文名稱,四聲發音有時候不那麼準確,這時更需要透過前後文脈絡來判斷進而確認詞彙。


有趣的是,在整場講座中,讓我意外最印象深刻的是李書旆老師——他爬梳了「台灣聲音藝術」的簡史,原來對比於視覺藝術,大家其實對聲音藝術非常不熟悉。


事實上,台灣的聲音藝術從街頭抗議,到來自國際的影響與被影響,產生了更多實驗性的音樂祭,甚至是有聲音藝術節的出現,而有社會參與的聲音藝術呈現,讓台灣藝術越來越多元與多樣性。


大家有機會的話,也一起來關注更多聲音藝術吧!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




所有圖片來源: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