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時代來臨:在教養與親子碰撞的現場,未來家長要如何因應?

無論是教養、還是父母成長文章,掐指一算也寫了6個年頭。6年來除了3個孩子——老大即將就讀國中,老三也已是小一新生——以外,也接觸數以百計的親、子,有幸聆聽他們的故事,參與生活的點滴。雖然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但仍覺得這是個整理自己過去6年經驗的好時機。


這一系列不是歌功頌德,也非危言聳聽,是我們一起走過的教養路,期待你的參與和回饋。以下是幾個大重點,在未來的文章中會做更詳細的討論。


1. 心理學當道,百利無一害? 

台灣這幾年的教養界明顯的以心理學為主,忽視許多社會現象對父母、孩子的影響。例如,從 2008 年親子天下開始在FB帶起「教養是門父母的必修課」風潮後,我們都知道教養不再是複製貼上,老人家的智慧也需要科學研究的檢驗。然而,這個「我們都知道」的「我們」,主要指的是中產階級。所謂「政治正確」的教養方式,其實是依據「中產階級可以接受的心理學」所建立的。


因此我們會發現主流教養媒體最愛鞭笞的「體罰孩子」和「成績至上」兩種次文化,剛好也是社經地位較低、與較高的兩族群所擁抱的不二法門,無論他們是否打從心底擁抱這樣的方法。而在中產階級裡,也不乏支持體罰和考高分的父母,但礙於「心理學家說…」的關係 (大家都想表現出尊重專業的樣子),也只好說一套、做一套,搞到心理內傷,自責不是好父母。


學習心理學的好處是什麼? 又有何誤用的可能? 我們繼續看下去。

2. 究竟什麼是「教養的目標」? 

我們都知道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孩子好,但每當親子間意志與欲望衝突時,厭世感又逼迫我們不得不想「到底做這些有什麼用?」「我這樣做是為誰辛苦為誰忙?」「蝦郎A當瞭蓋,做媽媽A逼哀 (請閩南語發音)。」我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親子關係? 真的相信對話的力量,而非「正確的事就該好好做」?


當所謂「政治正確的教養方式」透過平台、媒體鋪天蓋地而來,我們有多少餘力與勇氣,大聲說出自己心之所望的教養目標?


如果說教養沒有目標,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 放過孩子、放過自己,圖的究竟是耳根清靜,還是船到橋頭自然直?


專家們擅長過去案例探討與分析,但現實是我們每天都在面對明天的未知。我們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求知道自己走在什麼樣的藍圖上;就算真的不知道,至少踩穩每一步吧。


我們有沒有勇氣,大聲說出自己想要的教養目標?圖片來源:pexels

3. 「自我」的時代來臨

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未來孩子的必備素養」之類的文章問世,從情緒EQ、問題解決能力、程式設計、溝通對話能力、閱讀素養…不勝枚舉。老實說,每次看完類似的文章,只想大嘆:「還我聯考跟棍子! 當現代父母好~~~難~~~啊~~~!!」


但轉念一想,才疏學淺且涉世未深的我,發現無論是體制內還體制外的教育單位,都是很潮的在跟隨最新政治正確素養教育,差別在時間及資源上的運用有別。只要能信任教育專業,無須擔心孩子缺東缺西。


「醜爸話不能這樣講啦,挑對學校老師還是有差啦!」


我不能說你錯,但當想到把孩子的興趣、時間、精神,及父母的時間、精神、口袋深度統統考量進去後,我相信對大多數的孩子而言,差異有限。


「所以你對孩子的教育這麼放牛吃草?!」


不算是。我最重視的,是孩子的三個和「自我」有關的能力;或者說,我們這世代該如何面對一整個強調「自我」的世代? 我們被剝奪自我的成長期,會如何成為躲在陰暗的野獸,冷不防地襲擊傷痕累累的親子關係? 接受孩子恣意在我們面前展現自我是一回事,能否包容這過程中的紛亂吵雜,又是另一回事了。


圖片來源:pixabay

建立起教養哲學吧! 

許多偉大的計畫是先有哲學才有行動,但在生命面前,我們也許只能走走停停,嘗試為每個階段整理出「後見之明」。這些後見之明雖不見得能幫我們洞燭先機,為之後的階段鋪下坦途,但陪伴我們一路心安不致驚慌,應是大有用處。


透過這篇及未來的續集們,我嘗試整理自己部分的教養哲學 (用哲學兩字太重,但感覺比較威XD),目的不在推廣自己的想法,而是邀請你也著手整理自己的後見之明。


下回見。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