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刻意練習」,自學多種語言?實用的語言學習方法

大家好我是Hiroshi~這個月呢,基本上我沒什麼工作,因為所有大型活動、國際會議都被取消光光了(口譯是大型受災戶 >< )不過也讓我有更多時間進修、研究語言教學。


我本身除了英日文平時工作會用到外,其餘的語言(西法德)都以自學的方式累積知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自學這些語言的原則,這些方法都是我看很多國內外語言大師或Youtuber分享的內容,以及自己及愛好語言的好友實際使用的方法,不限語言都可以試試看喔^^


1. 你是「視覺型」還是「聽覺型」?

建議大家接收資訊要多樣化,主要可以分成兩種:視覺資訊及聽覺資訊。


人的記憶通常可以分成「視覺記憶」跟「聽覺記憶」。視覺記憶中包含文法邏輯,主要用視覺留存「句子結構」及「單字樣貌」;聽覺記憶主要是留存在腦海中的聲音,可以用來作為自己判斷的依據。


舉例來說:


如果你看到一個句子「彼は寝てばかりいる」(他一直在睡覺),視覺上會告訴你:「ばかり」夾在一個進行式的中間,這時候你就可以對這個句型及文法有印象。


那如果是聽到日劇中講到這句,腦中就會有「寝てばかりいる」的聲音,這時候就不是用文法去分析,而是接收一串聲音。聲音反覆聽到就會變永久記憶,這就是所謂的沉浸式學習」(immersion),學齡前的小孩多半是靠這種方式學習。


每個人留存記憶的方式不同,有人喜歡用圖像,也有人喜歡用聲音;我覺得沒有好壞,相輔相成是最好的。

2. 選擇適合學習自己的題材

我認為成人的學習應該是要結合視覺跟聽覺,也就是多看加上多聽。純聽卻沒有文字對照分析,有時候也沒辦法達到最大功效。


我還是建議基本文法概念有了之後,再開始大量聽大量讀,畢竟我們不是小孩,沒有這麼多時間一直反覆聽。


也沒有辦法找到一個人一直聽我們表達、與我們互動;相反的,如果只看書沒有聲音輸入,那一樣是紙上談兵。畢竟語言是拿來溝通的,沒有聲音的記憶,聽說方面就會非常吃力。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養成固定接觸外語的習慣很重要。


閱讀的部分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不管是小說也好、新聞報導、雜誌、漫畫等等都是不錯的題材。而且要想辦法多選幾種題材,才不會不熟悉某些文體。


日文中不同情境下說話方式及書寫方式都不同。小說的寫法比較偏敘述,也會帶有文學色彩較多比喻及華麗的詞藻,因此適合學習作文技巧(敘述故事、描述景色等等)。漫畫則是強調口語,會有很多音變、省略及語氣詞,適合練習適應口語文法,及各種語氣各種身分的表達方式。新聞報導則較為官方、正式,因此可以學習正式書寫,可應用在撰寫各類報告。


在西班牙語言學校留學時學校辦的活動。圖片來源:Hiroshi

3. 剛學的單字不熟?馬上使用它吧!

看了一大堆書、寫了一大堆筆記,如果沒有實際用出來,那90%以上大概都會淡忘。就算沒忘,也只會停留在很深層的記憶無法隨時使用。


所以,付諸實踐就像是把硬碟的資料放到「Cache」(快取記憶體)中,可以增加讀取的速度。


作法很簡單,就是想辦法每天使用幾個詞彙或句型。我自己在西班牙遊學的時候,就有體驗過這樣做的效果。


瓦倫西亞留學時的校外教學。圖片來源:Hiroshi


有一天我在書店翻書,看到一個字「un arma de doble filo」,我就回去查它是什麼意思,發現是雙面刃(日文為「諸刃の剣」(もろはのつるぎ))。我覺得這個字很棒,就開始在各個場合想辦法用。語言學校課堂上討論太陽能面板時,我就說「其實這些裝置是雙面刃,因為也會造成汙染⋯⋯」回到寄宿家庭中,電視說歐洲又在印鈔票紓困,我就說「這種措施是雙面刃⋯⋯」反正什麼都要扯到雙面刃,就用了那麼幾天我到現在都沒忘記過。


不要想一次背100個單字?看過聽過有印象之後,嘗試每次用個5-10個,這樣很快口說就會很有字用。如果行有餘力,一些慣用句也可以直接記下多用。講個極端一點的例子,我當時去瑞士遊玩的時候德文很破,但學了一句話「Könnten Sie mir sagen, wo der Bahnhof ist?」(可以請您告訴我車站怎麼走嗎?)這句話裏頭有很多複雜的文法,包含虛擬二式、名詞子句以及間接受詞。


但我就整句記下用了幾次之後(超實用因為我是路痴XD),幾年下來完全沒有忘記過。


瓦倫西亞留學時的上課遊戲:情境扮演。圖片來源:Hiroshi


就算沒有人練習也沒關係,每天對著牆壁回顧自己一天,講個一到兩分鐘也好,然後記得一定要用到生字「想辦法找場合用」,也是一個學語言很重要的環節喔!


(待續)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