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才七歲,爸媽就教我質疑老師、挑戰體制

瑪雅.馬丁(Maya Martin)畢業自達特茅斯學院,並取得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碩士學位。她七歲時就跟老師正面交鋒,她對那名年輕女老師的教學已失望了好幾週。

不管幾歲,都應該為自己發聲

那天,老師真的太過分了。瑪雅等不及想趕快放學,好告訴媽媽她跟老師的衝突事件,她問媽媽:「你會怎麼做?」


媽媽的反應出乎意料:「我會怎麼做?不,是你會怎麼做!」


「什麼意思?」瑪雅驚訝的問:「我才七歲!」


擔任大學行政主管的媽媽米雪明快的回答:「瑪雅,我不一定能永遠幫你,你必須學習如何為自己爭取權益。」但媽媽還是協助瑪雅想出執行計畫。


過去一年,瑪雅一直是一年級班上的第一名。她在班上遙遙領先,於是她跳過二年級,新學年一開始就直升三年級。跳級對瑪雅和家人來說是大好消息,因為她四歲就會閱讀,許多一年級教的東西,她在進幼兒園以前就已經學會了。


她終於要接受挑戰了,至少他們當時是這麼想的。


但三年級的老師既年輕又缺乏經驗。「有些小孩喜歡她,因為她其實沒教太多東西,」瑪雅說:「她花很多時間玩遊戲,教我們在課堂上翻筋斗或講笑話。但如果是數學、科學、社會或英文課,上課進度就會嚴重受限,因為她不大能控制課堂秩序。」


瑪雅想脫離一切浪費時間的事物。「如果我想玩,我可以在遊樂場上玩。」她記得當時的想法。


當其他孩子在學習娛樂技巧,瑪雅長時間待在教室後面閱讀。她忍受這種狀況好幾個禮拜了,但在老師教導太多翻筋斗的技巧後,她受夠了。



「你為什麼不加入團體?」老師問。


「因為我比較想看書。」瑪雅回應。


老師繼續催促她去加入遊戲,但瑪雅回答:「當你決定要教科學、數學、閱讀或社會之類的內容時,我會加入。但在這段期間裡,我只要看我的書。」


瑪雅的父母總是教導她,只要是以尊重的態度,質疑大人是沒關係的。她說,她的父母總是「質疑體制」,從不輕易接受現狀。


她相信,只要遵循父母提出的原則,禮貌表示不同意,老師不會對她怎樣。「我從不大聲嚷嚷。我總是好好講,而且不用負面字眼。我只是表達自己的意見。」不過,第二天,老師卻把瑪雅從進階閱讀小組降級到比較低階的小組,那個小組只提供輕薄的閱讀小冊子。她心裡想:「這是什麼?連書都稱不上!」


就是那天,她向米雪求助。在媽媽指導下,瑪雅自信的長驅直入校長辦公室,然後要求會面。


校長助理看見這個小女孩如此成熟邁開大步,咯咯笑了,但還是為瑪雅預約會面。「那天稍晚,我去跟校長見面,告訴她發生了什麼事,她說她必須親自去看看。」


校長認真看待小女孩的投訴,開始觀察課堂狀況。有時校長會接手帶班,示範良好教學,但老師從未改進。有一天,老師忽然離開學校了。


「我真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瑪雅說:「我只知道我們下課出去休息,回來時,就有了新的老師。」

學習如何挑戰權威

雖然只有七歲,瑪雅的成長過程已習慣受到大人認真看待。


「我問媽媽任何關於種族的事、任何我注意到的不平等,她都會非常誠實告訴我一切。她從不隱瞞任何資訊。她認為對我來說,擁有資訊比沒有資訊更重要。我爸爸是律師,他教導我,如果我可以為某件事提出明智的論點,就可以獲得我想要的。」


瑪雅被教養的方式遇上一個表現不佳的老師,導致一場權力鬥爭,但在這場鬥爭中,瑪雅勝出,並學到一生的功課。


首先:如果你不滿現狀,但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就無法改變任何事。


然後,當瑪雅向掌權者說實話,她學到第二項功課是:當你挑戰權威,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即使你是對的。


第三項功課來自她媽媽:如果你的對手地位比你高,你可能必須越級上報,找到食物鏈的更高等級。


最後一課是最重要的,瑪雅學到,她可以成為自己的發言人,這為她後來擔任華盛頓特區教育機構創辦人的事業生涯做好準備。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


文章授權來源:親子天下出版《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

所有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