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益賢,非典型臨床心理師,當初踏上心理這條路純屬意外,卻從中找到研究人類的樂趣,開啟往後的斜槓人生。現在的他同時是名作家和講師,共同經營 FB 粉專《心理師想跟你說》,結合日常生活和時事,推廣實用易懂的心理學知識。
大學心理系都在學些什麼?心理師真的很好賺嗎?心理師一定都很溫柔、有耐心?所有你對心理師的好奇和想像,本篇帶你一次深入了解,破解大眾對心理師的迷思!
▶️ 線上收聽完整訪談
本篇收錄【YO!這節目有毒】EP 6. 不會讀心,但能療心!心理師其實跟你想的不一樣 ft.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Podcast 訪談精華 ,歡迎上各大平台收聽完整版節目內容:
- SoundOn:https://sndn.link/yotta/HwxGwE
- Spotify:https://user66187.pse.is/39vx9j
- Apple Podcast:https://user66187.pse.is/3amh4r
- KKBOX:https://user66187.pse.is/38ahud
▶️ 本集推薦給這樣的你
- 對人類感到好奇,想了解心理學知識的你
- 有志成為心理師,想一窺心理師日常的你
- 想探索更多可能性,展開斜槓人生的你
▶️ 訪談內容精華整理
Q1. 為什麼大學時會選擇讀心理系?
其實讀心理系是個美好的意外(笑),高中時我對化學、地科、生科反而比較感興趣,當初心理系是排在第九志願,但剛好分發上就還是去讀了。實際就讀後發現,原來人類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來研究,也漸漸挖掘出對心理學的興趣,於是就一路讀到了研究所。
Q2. 原先對心理系有什麼想像?實際就讀後有哪些不同?
大多數人選讀心理系,是因為看了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影集後產生興趣,但我是在對心理學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選填志願的,所以一開始真的是白紙一張(請大家不要學)。
心理系常常被誤會是第一類組,但心理系在很多學校反而被歸類在第二類組,甚至第三類組,因為心理學其實屬於「人文科學」的範疇。
大家可能也會很訝異,心理系學生竟然要修統計學?因為做研究時為了把人類歸納出不同特質,需要處理很多的樣本和數據,這時就需要統計學出場了!雖然當時學統計學得很痛苦,但培養出來的統計能力和對數字的敏感度,在往後職涯發展上都是非常受用的。
Q3. 你覺得心理學最有趣的地方是什麼?
我覺得讀碩士班的時候最有感,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尚未被解答的重要命題,透過親自設計和發放問卷,進一步分析、解讀蒐集到的數據資料,最終驗證或推翻你原先的假設。我覺得尋找答案的歷程非常有趣!有別於單向吸收理論知識,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尋求新突破,是更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Q4. 心理系出路通常分成臨床、諮商、工商,這三者有什麼不同?
過去如果要簡單區分臨床和諮商的差別,可以想像成諮商心理師主要專攻人生狀態60分以上的族群,臨床心理師的服務對象則會涵蓋40分~60分的人。因為台灣的臨床心理師起初的設置,其實是以醫院為基礎去思考的,就讀臨床心理研究所時,也會學比較多神經、大腦相關知識。不過,現在有愈來愈多臨床心理師走出醫院,來到社區,
許多人會誤會只有情況嚴重時才能找臨床心理師,但回歸到臨床和諮商的共通點,其實都是為了「幫助人」;當你有諮商需求時,要思考的不是臨床和諮商的差別,而是詢問心理師擅長的領域是什麼。
工商的出路大多是企業人資、獵人頭,但老實說如果你想在工商領域做出一番亮眼成績,單靠學校所學是不夠的,尤其心理學學越久,越會發現人類的複雜,絕對無法靠兩、三年的時間深入了解。
整體來說,如果想靠心理學維生,我覺得很重要的基礎是「熱愛學習」,畢竟世界瞬息萬變,知識也不斷迭代,有時候個案看的書可能還比我們多呢!
Q5. 一般人對心理師的印象是溫柔、有耐心,你覺得心理師要有什麼樣的特質?
人有百百種,心理師當然也有不同個性和特質。有的心理師個性比較急,有的比較慢;有的偏理性,有的偏感性。我很難想像心理師都是同一種樣子,畢竟心理師也是人,我們應該接受原本的自己,只要不會影響到與個案工作的過程,我覺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很高興心理師有百百種,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服務百百種人。
Q6. 分享一下心理師的日常
如果是在醫院的心理師,每天早上會有例行晨會,跟其他醫療照護人員討論個案的需求和狀況,其餘主要的工作內容分為三大塊: 心理衡鑑、個別治療/團體諮商、行政事項。其中「心理衡鑑」指的是精神科醫師若無法在短時間內判斷個案的狀況,便會轉介給臨床心理師進一步評估;心理師通常會透過面談及施測來了解個案,最後會出一份衡鑑報告,供醫師協助個案後續治療。
我自己算是非典型的例子,像是今天早上我剛結束一場企業演講,講的主題是注意力和時間管理。很多人誤以為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找心理師,但其實心理學運用的領域十分廣泛;演講就像是一場大型的團體治療,我們透過心理學這個工具,能夠幫助大家過得更好。
我目前約 50% 的時間投入在企業、學校、非營利組織的演講,其餘時間就是接個案和寫作。
Q7. 諮商時要如何維持客觀中立,避免帶入個人情感?
其實人不太可能完全客觀中立,當然心理師也是。
心理學當中有個概念叫「移情」,指的是個案把情感投射在心理師身上,例如個案覺得心理師長得很像她的前任,誤把前任跟心理師的形象混在一起;另一個概念叫「反移情」,可能心理師覺得個案很像他的國小老師,不自覺帶入兒時回憶,因而對個案產生防備心。不管是哪一種狀況,只要會影響諮商工作,心理師就必須去處理。
但如果遇到的狀況是,心理師跟個案面談的過程中,發現個案講話的方式會給人壓迫感,進一步推測個案平常跟人相處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雖然這個判斷看似不中立,卻是一個很好的觀察和提醒,心理師的個人感受反而可以作為諮商的工具。
Q8. 如果遇到情緒激動的個案,通常會怎麼應對?
諮商室的用意就是營造一個讓人感到安心的空間,允許個案在裡頭表達任何真實的感受,所以遇到情緒激動的個案是很常見的,甚至心理師還會鼓勵個案適度宣洩情緒。但諮商室還是有設置緊急求救鈴,如果當下的情況已經失控,這個按鈕就可以用來保護雙方。
Q9. 該如何面對治療成效不佳的失落或無力感?
影響心理治療成效的因素有很多,心理師只是其中之一。先前有人做過類似研究,發現心理治療成功與否有幾個關鍵指標,其一是心理師與個案的關係(約佔 30%),如果心理師與個案能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那麼個案改變成功的機率也會提升,甚至還可以發揮安慰劑效果。
反倒是治療師使用的技巧僅佔 10-15%,即便每個心理師擅長的理論學派不盡相同,依舊可以透過不同工具協助個案。
而個案在諮商室外的生活其實也非常關鍵,畢竟心理諮商一次一小時,一週只有一次,諮商室外發生的事情可能對個案更具影響力,所以當我們評估心理治療成效時,這些因素也是需要一併考慮進去的。
Q10. 迷思一:心理師真的很好賺嗎?
大家可能是電影、影集看太多,所以對於心理師有一些誤解,以為坐在沙發上聽別人講講話就可以有錢進帳;但其實機構內的心理師,以台北的行情來說,基本月薪大概 30k-50k,雖然工作穩定,但薪資應該跟大部分人原先想像的有落差。
當然也有心理師出來開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台北一小時的收費約 2k-3k,乍聽是個不錯的收入,但出來開業除了要負擔房租、水電、人事等開銷之外,客源也是一大問題,可能前期需要投入不少行銷成本,所以心理師其實不像外界想像這麼好賺,
Q11. 迷思二:去諮商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
現在對於心理諮商的迷思有比較少了,但長輩對於諮商的接受度還是比年輕世代低。我們也致力於向大眾宣導正確的觀念,就像牙痛我們會去看醫生,心痛也是一樣,不要等到痛到受不了時才尋求協助。
可以試著思考現在的人生狀態有幾分,接著問自己:「你想不想過得更好?」如果答案是 yes,那麼心理師就可以幫到你;即便你已經為自己打 90 分,心理師仍可以透過一些工具、方法,讓你進一步提升。
Q12. 迷思三:心理師會習慣性剖析別人的心理嗎?
其實平常工作就會耗掉許多心思和能量,休息時間希望可以好好放電,反而不會特別使用心理諮商技能,但確實能夠比較敏銳觀察身旁人們的狀態。不過也常聽到心理師的配偶或家人會抱怨:「為什麼你對別人特別有耐心?」畢竟心理師工作時的狀態,是需要刻意花心力去營造的。
總而言之,心理師也是人,我們也是需要好好休息的(笑)
Q13. 迷思四:心理師的心理狀態都是健康的?
換個角度想,有沒有戴眼鏡的眼科醫生?一定有!所以心理師也可能有憂鬱症或比較低潮的時候。臨床上有個概念叫「負傷的療癒者」,指的是具備療癒能力的人,之所以擁有療癒力量,很可能是因為自己過往本身也有受過傷的經驗。
一名有過憂鬱症的心理師,或許更能同理個案的感受,將創傷經驗化為療癒關係中的養分;但如果憂鬱症狀已經妨礙心理師的工作,那當然就需要想辦法處理。所以,重點不在於心理師本身有沒有受傷,而是能否覺察自己的狀態對個案的影響,以及是否能面對自身的議題。
Q14. 什麼契機下成立《心理師想跟你說》粉專?如何一路漲粉?
《心理師想跟你說》粉專是我跟丁郁芙心理師共同經營的,那時我們才剛出來工作一、兩年,發現在做個別治療時,許多個案會因為不熟悉諮商的流程而覺得慌張,所以我們那時就設計了一張簡易說明,教大家如何第一次諮商就上手,同步分享在個人臉書上,由於在個案和朋友間的迴響都不錯,我們就決定開設 FB 粉絲專頁,進一步跟大眾分享心理學相關知識。
我發現粉專快速成長的時機點都是在重大事件發生時,例如 2016 年台南地震造成大樓倒塌,大家都人心惶惶,那時我們迅速整理了「心理急救懶人包」,讓大家知道在面對重大創傷時,可以透過哪些方法來安定內心,一發文就引起廣大迴響,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我們。
另一個例子是先前瘋傳的 #像極了愛情,那時我們藉機在粉專分享了「曝光效應」,跟大家介紹人們會單純因為自己熟悉某個事物而產生好感,但是當這個事物重複出現太多次時,反而有可能讓人反感,由於這篇說中了很多人的心聲,所以引起不少人轉發。
心理學理論或許離大部分的人很遙遠,但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切入點,讓大家覺得心理學跟生活息息相關,便會發現大眾對於心理學其實是感興趣的!
Q15. 平常透過哪些方式持續精進自己?
我很喜歡看書,因為看書是成本極低的投資行為。
我起初在診所工作的頭兩年,因為個案量沒有很多,內心難免感到焦慮不安,那時我選擇大量閱讀和寫書評,沒想到竟成了往後發展的重要契機,開始有越來越多出版社找我合作,所以某種程度來說,看書也救了我吧!
我還記得我出第一本書時,編輯跟我說過:「不要小看一本書的力量。」大學時家裡遭逢變故的她,一有空總是往圖書館跑,她發現每看一本書就像是進入新的世界,也常常從書中獲得力量;她之所以會走編輯這條路,正是因為一本書的影響力可能超乎你我的想像。
另外,我也很喜歡跟各行各業的人交流,像是演講後常常會有聽眾來問我問題,我都會趁機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觀點,甚至從個案身上,我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其實現在的學習管道非常多元,學習資源也十分豐富,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吸收、學習。很多時候我們買了書就束之高閣,或是買了課程就再也沒有打開;我自己克服的方法是,把學習的時間排進行事曆裡,不讓其他事情干擾,唯有當你真正預留時間學習,才有可能把它變成一種習慣。
Q16. 擁有多重斜槓身份的你,是如何找到平衡?
每個人對平衡的定義都不盡相同,有可能你自認找到平衡,但在別人眼裡就是個工作狂(笑)。對我來說,時間管理也包含休息時間,如果睡眠時間一直被犧牲,就是失衡的狀態。
我也會問自己結束一天的感覺是什麼,像是去年我曾經一天跑三個演講,回家就不自覺擺臭臉;對自己誠實很重要,你的身體會告訴你現在是不是失衡。
另一個指標是對得起別人,當你發現無法與家人、愛人好好相處,或是對於維繫關係心有餘而力不足時,或許就是要重新調整自己的時候。
Q17. 你怎麼看待「斜槓」這件事呢?
大家可能聽過「未來 60% 的工作現在還不存在」這個說法,我自己非常認同。
斜槓不是一種謀生方式,而是用來理解未來的可能性。
我認為「斜槓」指的不只是會很多東西,而是你的多元技能可以發展成一門專業,足以跟別人有價交換。像是以前我常說 T 型人才,後來又有新的說法叫 π 型人才,或許未來就變成十字路口了(笑)。
我覺得舞台是留給「喜歡學習的人」,這也是我對台灣教育的擔憂,我們究竟能否讓孩子從小就體會學習的樂趣?還是無形中扼殺了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呢?一個對學習感興趣的人,不論他未來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或挑戰,他都能夠自己找到解法。
Q18. 分享一下你的人生哲學
我先前出過一本書叫做《練習不快樂》,我覺得跟我的人生觀很像。人生一定不會永遠快樂的,所以認命吧!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責任義務要去承擔和面對,如果你耗費力氣去逃避,你可能會非常痛苦;如果可以試著去接納正常的不快樂,例如補班的厭世感,那麼你會發現不過這樣而已。
況且很多重要的事情,其實做起來都會有點辛苦,例如我過年都在錄 YOTTA 線上課程,乍看我犧牲了自己的假期,理應是一件不快樂的事,但因為這件事對我來說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可以接受沒那麼舒適的過程。
Q19. 心理師自己需要諮商時會怎麼做?
通常會先找同行聊一聊,畢竟當局者迷,有個客觀角色跟你交換意見,有助於將事情的全貌看得更清楚。另外,心理師也有「同儕督導」制度,每個心理師擅長和專精的領域不同,聚在一起除了討論個案的狀況,有時也會把我們碰到的問題拿出來討論。
Q20. 通常諮商的療程會進行多久?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難回答,因為跟個案面對的議題有關。通常心理師在第一次諮商時,會先跟個案聊諮商的目的,釐清個案目前的狀態,以及希望達到的目標,找出起點跟終點之後,才能評估這段路需要走多久。
Q21. 有哪些比較平價的心理諮商資源可以運用?
很多人誤以為心理諮商只能自費,其實諮商也可以使用健保資源!但是醫院心理師配置不多,民眾通常需要等三、四個月才排得到。
另外,以台北市為例,民眾可以到各行政區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掛號,只需要負擔低廉的掛號費和自費諮商費,但缺點是有額度限制,而且也需要排隊。
另一個管道是免付費會談專線,大部分都是 24 小時服務,例如大眾熟知的張老師專線。如果你需要立即的情緒支持,這些專線對你會比較有即時的幫助。
Q22. 心理師是不是比較不容易被詐騙?
最近我和其他心理師合著了《你今天被騙了嗎?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伎倆》一書,裡頭除了分析經典詐騙案例,還有一篇就是我們去訪問一位被詐騙十幾萬的心理師,所以即便是深諳人性的心理師仍有被詐騙的可能。
很多人誤以為學歷越高、越聰明的人就不會被騙,但詐騙集團通常專攻的是一個人的直覺,讓你在情急之下做出不理性的決定,所以跟你累積的學識或是智商都無關;有時候正因為過度自信,才讓詐騙集團更容易得逞。
詐騙真的無所不在,有時也讓人防不勝防。舉一個例子,那時我們在 FB 粉專舉辦新書抽獎活動,只要在貼文底下留言並 tag 你最容易被騙的朋友,就有機會免費獲得這本書,當時就吸引了約 120 人響應。聽起來是個很常見的抽獎活動,對吧?但仔細想想,如果有心人士刻意操弄,是不是這 120 位潛在詐騙受害者的個資就輕易到手了呢?
▶️ 本集彩蛋影片
第一次諮商前的 10 個準備 >> https://ps.yottau.net/3apcj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