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憂鬱》——心理師教你面對情緒根源,告別憂鬱,釋放壓力

《不只是憂鬱:心理治療師教你面對情緒根源,告別憂鬱,釋放壓力》(It's Not Always Depression: Working the Change Triangle to Listen to the Body, Discover Core Emotions, and Connect to Your Authentic Self, Hilary Jacobs Hendel),時報2019/03/26出版。




這本書花了我許多時間閱讀,原因是,本書可類比為《練習不壓抑》《練習不快樂》的姊妹作品。我看見許多與情緒有關的心理學觀念,在這本書裡被用不同的方式做介紹。


書名取名為《不只是憂鬱》,很有意思。是這樣的,在作者的看法中,憂鬱不總是「純然」地憂鬱而已。當我們往下一挖,可能會找到其他更核心的東西。作者介紹了一個「情緒變化三角地帶」的概念,其實就是在描述「情緒」與「壓抑」的過程。



核心情緒,三角地帶的根基:


如上圖的倒三角形(core emotion),人類生下來為了存活,老天爺在我們體內安排了「基本情緒」,在本書被稱為「核心情緒」。這些情緒幾乎攸關著生死,所以負面情緒的比例比較高(這部分完全呼應《練習不快樂》這本書想提及的觀點)。我自己比較喜歡用《腦筋急轉彎》來理解核心情緒。


如何面對核心情緒:


  • 命名

  • 知道有這樣的情緒,允許它的存在與出現

  • 用身體去感受

  • 跟它待在一起

  • 給它時間,讓它過去

  • 將原始情緒引發的衝動,轉化為不同故事



抑制情緒(三角形的右手邊):


有時,展性核心情緒是生存的手腕;但也可能影響到他人。好比小孩哭鬧,讓大人不高興,小孩因此受到懲罰。這時,小孩就會潛移默化地把「核心情緒=危險」、「核心情緒=不好」這樣的情緒基模內化。每當我們感受到核心情緒快出現、或者已經出現時,就容易誘發「抑制情緒」。


最核心的三個抑制情緒是:


  • 焦慮(怎麼辦,我又憤怒了?)

  • 羞愧(太糟糕了,我怎麼又哭泣了?)

  • 內疚(太不應該了,我怎麼可以害怕呢!)


如何應對抑制情緒:


  • 讓焦慮得以被健康地平息

  • 找出勇氣,靠近核心情緒,就能減少抑制情緒


防衛情緒/壓抑情緒(三角形的左手邊):


更廣泛地說,為了避免「感覺」到情緒(包含抑制情緒和核心情緒),我們會採取的行為,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有些人的策略是成癮、工作狂、轉移注意力、轉移話題等。這個其實就是我在《練習不壓抑》裡面主要提醒的觀點。


如何處理防衛情緒:


  • 停止防衛的行為

  • 找出勇氣,靠近核心情緒,就能減少防衛情緒


在整個三角形的架構裡,指針是指向下方的。原因是,當我們想「修通」情緒時,我們必須要有接納核心情緒的能力,當我們go through這些很真實、很本能,作為一種保護的情緒時,我們才會回到真實的自我,進而長出作者提到的七種自我開放狀態:平靜、好奇、連結、同理心、自信、勇敢與清晰。




本書結構很明確,而且大量地用模擬的治療案例來說明三角帶的概念。第一章帶領讀者認識情緒變化三角地帶,第二章、第四章聚焦在三角形下方(核心情緒),第三章則是聚焦在影響我們對核心情緒信念的主要來源(創傷,特別是長期累積的小創傷)。抑制情緒、防衛情緒則是在第五、六章做討論。當我們能好好接納、應對這三塊情緒之後,我們就能回歸真實開放的狀態,在最後的第七章也有完整的討論。


閱讀本書過程,除了增加了對情緒三角帶的了解外,看到書中的許多觀念和《練習不壓抑》《練習不快樂》有所呼應,也讓我有種「萬宗歸一」的感動。


本書書名雖然聚焦在「憂鬱」,但其實格局更廣大地牽涉到了各種「情緒」面向。誠摯推薦給對情緒這個議題感到興趣的讀者。不管你是治療師、助人工作者,又或者是大眾,相信都能從本書中找到你需要的新觀點 :)


書籍資訊:不只是憂鬱:心理治療師教你面對情緒根源,告別憂鬱,釋放壓力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