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覺察:放下慣性,聽見內在的聲音

科學家、哲學家們老早就發現,帶動人類追求夢想、發揮極限的力量並非來自大腦,而是心靈。大腦最主要的功能是「求生存」,也是我們「學習」最主要的動機。


大腦演化的速度自然是跟不上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也許覺得現代人不多要整天為了求生存而掙扎,但我們的大腦還是以此前提在工作的。一個原始人的日常、想要活命的話,必須要找到/儲存糧食,且盡可能不要隨便消耗熱能。因此聰明的大腦會透過日常生活經驗,幫我們計算出「每日最佳途徑」;所以老祖先不會每天老是到不同的地方找糧食,也不會只想吃新的而厭棄舊的食物,畢竟活下去最重要,別想太多。



畫面回到現代人,我們每天也是依照這個原則在生活:每天上下班時,你是頭也不回的依循那1-2 種的路線,還是會擺個桌壇,焚香祝禱,問問神明今天該坐捷運、搭公車、或騎U-bike? 走在前面的老先生皮包掉了,老先生跟拾金不昧的你說聲謝謝,你會0.5秒內回說不客氣應該的,還是開始思辨怎麼回答比較得體?


這些都是「慣性」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讓身心能量都能使用在更燒腦、有挑戰性的事物上。

關係中的「慣性」更驚人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更是養成難以覺察的慣性,尤其當兩人間「權力失衡」,最明顯的莫過於「親子關係」。


如果你已成家立業為人父母甚至富甲天下,早以不是當年乳臭未乾的臭小子傻姑娘,但一見到原生家庭父母,突然原形畢露,和他們的相處就像時間凍結一樣絲毫沒有改變。同樣的,就如青少年專家盧蘇偉老師說的,當孩子早已上了小學飛到國中,我們卻還是慣性地叨念囉嗦一堆小事,自顧自地叫道「還不都是為你好」。


「慣性」帶給我們最需要的「安全感」,畢竟一切照著老樣子,即使不快樂、不滿意,但結果是可預期的,「再糟也不過這樣」。也許是長期累積的失望與痛苦,埋著頭或關起心,遠勝於抬起頭被輾過去。對父母如此,對孩子亦是。

在關係中要調整,非靠智力蠻力

我遇過很多朋友想要在親子關係中有所突破,但不順利,因為他們幾乎清一色採取硬著來策略。因為權力失衡,爸媽容易誤以為自己超卓的智力與蠻力便可以解決問題。當孩子犯錯,我們便毫不遲疑 (=慣性) 開始說教、責備,反正我對你錯,我高你低,我講你聽。慣性愈發揮,關係愈遙遠。


親子關係的微妙之處,在於「親」要如何巧妙運用不對稱的強大權力,在保護「子」的同時也讓他們自在發展「自我」。母父經常要走在一條模糊的線上,針對各種情境、身邊其他人物而隨機應變。這過程需要保持開放與彈性,在盡可能了解雙方狀態與整體情勢後,做出當下最合適的決定 (最合適仍可能不夠好,但盡力就好)。


保持開放與彈性需要很多練習,但最重要的一步是先離開慣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覺察」。


覺察呼吸,跳出慣性 

「覺察」的功夫有很多,但幾乎都離不開「呼吸」。

 

當我們愈處在慣性而不自知,表示可能處在一個高壓的環境 (例如跟原生家庭父母吃飯),此時我們的呼吸會短而急促。而想讓自己跳脫出慣性,最直接的方法即是調整呼吸,進行長而慢的橫膈膜呼吸法 ,幫助自己「活在當下」。當呼吸放慢、人放鬆之後,我們便有餘裕觀察自己發生什麼事?別人在幹嘛? 這是什麼地方? 身心開始有意識地活動,而非遵循最安全的慣性模式。


思緒離開慣性後,接著可以進入自己的冰山 (請參閱「我們隨時可以選擇:學習「冰山」理論,接納現狀的自己」),準備好開放與彈性,再與對方談話,接觸他的內在。


倘若省略覺察這個步驟,父母還停留在慣性卻急著溝通,便容易依賴自以為強大的智力與蠻力……道理肯定是對的,但少了孩子需要的傾聽與接納。


孩子安靜了,卻也開始屬於他們自己的慣性:跟爸爸/媽媽講什麼都沒用,他們根本不想懂。


想要靠近孩子? 從帶著覺察的深呼吸開始吧!

YOTTA 你最專業的學習夥伴,提供優質內容與有趣觀點,擴大豐富你的視野。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